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的实施意见》(市委发〔2018〕31号)精神和市委“三服务”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柔性引进高校院所人才,提升我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决定实施候鸟计划(2019年-2021年)。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认识,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的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进一步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优秀科技人才为我市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方面智力支持,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产品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企业主体、政府推动、高校支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高校支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政府部门做好统筹计划、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制定激励扶持措施,使高校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实现有效对接;以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技术成果、研发平台等为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立足需求,校企互动,双方共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引导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以自愿为原则自由协商,双向选择;通过候鸟计划的桥梁作用,强化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以企业实际需求为着落点,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提升高校科研团队的整体水平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实现双赢。
(三)主要目标
到2021年,为我市企业聘请候鸟计划人才30名。
1.创新投入持续增加。候鸟计划人才驻点企业研究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以上。
2.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候鸟计划人才与驻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30项以上;承担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50个以上;专利申请量500件以上,专利授权量200 件以上。
3.创新主体稳步推进。培育和发展杭州市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
二、聘任和任务
(一)候鸟计划人才聘任
1.选择一批驻点企业。选择一批有技术难题需求的,创新氛围较好、有一定研发基础和研发团队的企业,作为候鸟计划人才驻点企业。
2.组织候鸟计划人才聘任。结合企业技术难题需求,发至高校、科研院所寻求解决方案,选择一批具有较强科技研发、科技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有较强工作责任心的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为我市候鸟计划人才,鼓励设立人才(技术)转移工作站(中心),开展人才团队服务我市科技企业。
3.组织一系列对接活动。组织候鸟计划人才考察企业,开展技术难题对接,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开展产学研合作,市政府聘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为我市候鸟计划人才,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4.聘任时间。候鸟计划人才原则上聘期为一年,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申请,延长聘任时间。
(二)候鸟计划人才任务
1.摸清企业关键技术需求,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 在充分摸清企业技术需求基础上,根据行业和产业技术发展的趋势及需要攻克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协助企业制定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
2.协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实施一批项目。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和技术发展战略,积极协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对接,共同申报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共赢。
3.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教育、人才、仪器等优势条件,为企业技术产品开发提供实验室、仪器设备服务,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
4.优化企业研发团队,联合培养一批人才。通过推动校企共建联合研发平台、本科生硕士生实习基地,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优化研发团队。
5.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强化企业的创新氛围,推动企业完善以知识产权管理为核心的知识、技术管理制度,把企业培育成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发挥候鸟计划人才所驻企业的典型示范效应,加快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从而带动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组织管理
成立建德市候鸟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下设建德市候鸟计划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并负责日常工作。
四、保障措施
1.设立建德市候鸟计划专项经费。设立建德市候鸟计划专项经费,给予每名候鸟计划人才每年5万元的工作经费;对设立人才(技术)转移工作站(中心)的给予10万元工作经费,不再单独给予人才经费,主要用于来往车旅费和专家补助款。
2.候鸟计划人才驻点企业须为其提供相应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候鸟计划人才所驻企业组织实施的产学研项目,给予优先立项和资金支持。
4.建立候鸟计划工作制度。确保企业与候鸟计划人才之间密切联系,保障科技创新、日常工作及成果转化顺利进行。
5.建立候鸟计划工作通报制度。候鸟计划人才聘任期间,须每半年向建德市候鸟计划工作办公室书面汇报近期科研工作情况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候鸟计划人才提出的问题,由市候鸟计划工作办公室协调解决。
6.建立候鸟计划监督、评估、考核制度。开展定期检查,候鸟计划人才聘任期间考察服务企业不少于5次;每年对任期届满的候鸟计划人才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估考核。
五、候鸟计划工作安排
1.筹划和征求意见阶段(2018年10月)。完善建德市候鸟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经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意见后实施。
2.技术难题征集阶段(2018年12月)。面向全市企业,开展第一批技术难题征集。
3.技术难题对接阶段(2019年1月-2019年3月)。将第一批征集的企业技术难题发至高校、科研院所,寻求解决方案,组织相关企业赴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难题对接,为候鸟计划人才聘任打下基础。
4.全面推进阶段(2019年4月-2021 年12月)。在建德市候鸟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建德市候鸟计划实施方案》,为企业聘请30名候鸟计划人才。从2019年起至2021年,每年开展技术难题征集和对接工作。根据对接情况,每年聘请10名候鸟计划人才。
5.完善提升阶段(2022年1月-9月)。在全面绩效评估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对优秀的候鸟计划人才和驻点企业进行表彰,促进我市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中共建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建德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3月6日